徐州工业园区:夯实基础持续发力 让文明实践暖心走心
中国江苏网10月27日徐州讯(记者 彭颂珂 通讯员 步高翔 王晓晴 徐如梦)今年以来,徐州工业园区把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不断夯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基础。
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徐州工业园区通过“线上+线下”“课堂+娱乐”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全面开展理论政策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线上发挥微信矩阵、学习强国等平台“硬核”作用,创新开设“指尖课堂”,每日推送党史知识、理论政策等。同时,利用新农村大喇叭、流动喇叭每天宣传党的新思想,将理论宣讲融入日常生活,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百姓心间。
线下积极组织宣讲力量,深入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党史专题宣讲。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党史理论宣讲,由书记带头向机关党员、社区(村)两委人员、企业党代表上党史专题党课3场,班子成员到包挂社区(村)开展专题宣讲6场;先后邀请区委党校老师、区委研究室主任到园区集中宣讲5场,覆盖机关全体人员和社区(村)、企业党员群众、学校师生1700余人。开展“讲+演+问”村居行14场,快板宣讲28次,“四前一后”理论微宣讲100余次,各类宣讲活动覆盖辖区千余名群众,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千家万户。
志愿者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志愿服务是基本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徐州工业园区实践所创新组建了“送阅读”志愿服务队、“红心宣讲”志愿服务队、红色放映厅志愿服务队、老兵志愿服务队等5支特色志愿服务队。同时,投入90余万元提升打造试点岗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翰墨书香”社区为定位,成立“翰墨书香”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其中“书法公益课堂”项目获贾汪区首届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奖,逐渐擦亮“翰墨书香”特色品牌。
园区现有“十必联”志愿者368人,覆盖辖区3337户、52栋楼群众,基本实现包挂群众全覆盖。设计制作“十必联”三问三答宣传海报、“十必联”心连心联系卡3000余张,通过发放抽纸、帆布袋等“十必联”宣传方式,将“十必联”工作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营造浓厚氛围。通过“线上+线下”“考核+激励”等方式,组织志愿者每月上门走访,或用微信、电话随时掌握群众诉求。截至目前,“十必联”志愿者帮助群众解决各类急难事60余件。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利用“我们的节日”广泛开展系列活动,创新开展百人诗词大赛、红色研学、关爱困境儿童观影赠书、亲子运动会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以节庆活动增加群众爱党爱国情怀,以文惠民、以文化人,深受群众喜爱。
深入开展“好媳妇 好婆婆”“文明家庭”“优秀志愿者”等评选表彰,评选出道德模范90名;开展垃圾分类、八礼四仪、移风易俗等主题宣传培训活动10余次;常态化开展红色电影课堂、周五影院、红色经典全民阅读等特色活动;重点关注基层一线工作者及困境青少年儿童,开展“夏日送清凉”关爱环卫工人和困境青少年儿童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让文明实践更有温度,志愿服务更贴民心,在服务中凝聚和引领群众。
下一步,徐州工业园区将进一步深化拓展,构建文明实践“同心圆”,激发文明实践“新动能”,大力推进“互联网+文明实践”工作法,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增效。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