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徐州市人民政府与徐州医科大学校地共建协议签约仪式举行

admin8个月前 (09-24)徐州产业信息8

  12月17日,徐州市人民政府与徐州医科大学校地共建协议签约仪式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大厦三楼会议室举行。徐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庄兆林,副市长李燕,市政府秘书长周天文、副秘书长周广春,徐州医科大学校领导夏有兵、郑骏年、刘慎军、张玉勤、曹君利,市政府办公室、发改委、科技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卫健委、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徐州医科大学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

  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李淑侠汇报了近期校地共建工作推进情况。她介绍,经开区作为校地共建的具体实施单位,积极传达市委市政府精神,科学谋划与徐州医科大学的合作,扎实开展学校新校区选址、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接下来,经开区还将积极推进更大力度、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合作,努力打造校地联合共建典范。

  郑骏年校长、李燕副市长代表校地双方签订校地共建暨徐州生物医药创新港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建设一流平台,引进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的目标,重点聚焦生物标志物先进检测技术,积极推动医药健康产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融合,着力发展中高端特色医疗服务等资源优势强、需求旺盛、服务关联度高的大健康产业新兴业态,共同推进徐州生物医药创新港建设,努力打造前沿医学探索中心、医药科技研究中心、创新人才培养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助推徐州医科大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助力徐州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壮大。

  夏有兵书记讲话,报告了徐州生物医药创新港建设工作进展,介绍了学校与东软、百度、正大等企业的近期合作情况、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示范中心申报情况、国家科技部两个重大专项研究情况等。他表示,学校根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正在拟定“推进产教学研深度融合的工作意见”,将从专业设置与招生结构、非医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培养过程、非医类专业型研究生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企业共建研究平台及互聘专家(产业教授)、打造“双师型”师资等方面,进行统一设计、统一部署,以引导推动全校上下更好地转变办学思想,更加主动地将各项工作融入到地方发展中。夏书记认为,开展校地合作,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需要做到“四真”:真情实意、真抓实干、真金白银、真赢共享;“四不”:不忽悠、不在意面子、不脱离主业、不固步自封;“四满意”:政府满意、企业满意、学校干部师生满意、研究团队满意。

  他恳请市委市政府继续支持关心学校发展,并把徐州医科大学列为校地合作的示范点,吸引其他驻徐高校更好地服务徐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庄兆林市长讲话。他指出,作为徐州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徐州医科大学自觉融入地方发展大局,在徐州市建设区域经济、文化、科技、医疗中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校领导班子服务地方意识强烈,近年来结合徐州发展大局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可操作性的合作项目和工作建议,站位高、思路清、措施实。他希望学校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惯性办学思维,坚持“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新定位,拥抱科技与产业革命新浪潮,加大非医科专业建设投入,加大高水平师资培养与引进力度,积极引企入校,着力解决非医科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培养更多与大健康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徐州生物医药创新港建设提供更加充足的智力支持,为徐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针对本次签约,庄市长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突出共建共享,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二是坚持协同创新,实现政产学研深度合作。三是注重真抓实干,推动美好蓝图早落地。他强调,校地双方要以本次签约为新起点,在科技创新、项目和人才引进、争取政策支持上共同发力,联手打造校地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共赢发展的样板标杆,共同创造更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典型,为全省“两争一前列”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他要求徐州市各地各部门要协同联动,通过联席会议定期协商沟通、逐项对接任务,全力推动徐州医科大学新校区、徐州生物医药创新港等项目建设,及时协调解决协议推动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把共建项目抓到底、抓到位,确保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为优化学校布局,集中资源和力量办学,徐州医科大学积极推进新校区选址工作,拟将徐海路主校区置换,建设一个集教学、科研及成果转化、社会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新校区,校区拟选址在昆仑大道以北、徐贾快速路延长段以东,占地约2200亩,并合理预留学校发展用地。签约仪式前,校地双方共同考察了徐州医科大学新校区选址地块以及徐州生物医药创新港,进行了现场洽谈和交流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55亿元重磅签约!光伏电池生产项目落户睢宁

55亿元重磅签约!光伏电池生产项目落户睢宁

  7月25日上午,由太一光伏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徐州空港太一光伏电池生产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据了解,项目总投资55亿元,其中,一期建设5GW TOPCon光伏电池,建设周期为两年,二期建设5GW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项目一期竣工达产后,年可产5GW TOPCon光伏电池,年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纳税1亿元,带动就业500人。   202...

“一主、两轴、四区、五副”徐州在建13个新城

“一主、两轴、四区、五副”徐州在建13个新城

  根据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的《徐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在市辖区构建了“一主两翼、三带四组团”的空间结构。   这样的构建骨架,徐州不断有新城拔地而起!   徐州“东扩南进,西延北造”的发展趋势不断扩大,新城建设在提速,目前徐州在建13个新城。   号称“徐州外滩”的大郭庄板块建设进展如何?2022年4...

优化“软”环境、厚植“硬”实力徐州泉山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优化“软”环境、厚植“硬”实力徐州泉山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是吸引投资、人才、技术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徐州市泉山区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和《徐州市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样板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建成全国一流营商环境,打造特色鲜明的“泉方位、泉体系、泉保障”泉山做法。随着一条条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的创新和务实政策的不断落地,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落户泉山、深耕泉山、逐梦泉山。   持续用力,久...

全力擦亮徐州“西大门”

全力擦亮徐州“西大门”

  居城之西而逢四省交汇处,再加上全国开发区中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泉山经济开发区从省级开发区被批准设置之日起就注定了它的不平凡。   果不其然,短短五年,泉山经济开发区一张蓝图绘到底,心无旁骛抓发展,敢于担当破难题,不断迸发出勃勃生机和腾飞发展。   2017年6月,随着我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泉山经济开发区有了更强的发展平台、更清的发展方...

农发行徐州市分行与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农发行徐州市分行与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近日,农发行徐州市分行与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邱成,农发行徐州市分行行长栾晓安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签约仪式上,徐州市委相关领导出席并致辞表示,徐州市将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推进产业园区与金融深度融合,深化银政合作,加快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全力打造“强富美高”新徐州。...

在2020年度全市招商引资暨开放型经济工作考核中—— 徐州经开区荣获头部等次头部名

在2020年度全市招商引资暨开放型经济工作考核中—— 徐州经开区荣获头部等次头部名

  2月18日,全市招商引资暨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周铁根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庄兆林主持,市政协王安顺等出席会议。会议通报了2020年度全市招商引资暨开放型经济工作考核结果,徐州经开区荣获头部等次头部名,彰显了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的新作为新担当。会上,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李淑侠作了《融入循环新格局谱写开放新篇章—奋力当好“一带一路”节点城市枢纽门户》的专题发言。...

奔跑在“二次创业”的道路上!

奔跑在“二次创业”的道路上!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奔跑,在“二次创业”的道路上!   在徐州西部,一个有着11.92平方公里的地方,正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   2019年4月,泉山经济开发区“二次创业”动员大会召开,吹响了泉山经济开发区新一轮发展号角。...

奥利给!刚刚徐州成功签约12个重磅项目!

奥利给!刚刚徐州成功签约12个重磅项目!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奥利给!刚刚徐州成功签约12个重磅项目!   8月28日,徐州—合肥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合作发展恳谈会在合肥举办。   中国科技大、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等高校院所的专家以及合肥等地企业代表、装备与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