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科创引领“莓”好生活 智能种植造就“梦工厂”
“吃”的是德国泥炭,“喝”的是营养液,“睡”的是高架床,“住”的是智能房,在徐州市贾汪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设施草莓采摘示范基地里,10余亩草莓正在享受着别样的“智能生活”。
早春二月,走进智能温室大棚,草莓特有的清香扑鼻而来,鲜红欲滴的草莓悬挂在空中,娇艳诱人。见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草莓采摘方式,乍来到这样的草莓大棚里,着实有些新奇。
走近草莓基质架,塑料薄膜下栽满了无土基质,一棵棵草莓就扎根于此。栽培槽中还有一根黑色管子,草莓所需的营养液和水从管子中流出,浇水施肥全部实现自动化按需供给。园区农业***主任赵洪彬介绍,草莓种植过程中易出现病虫害,这里的草莓全部采用脱毒种苗,再加上无土栽培的种植方式,基本上解决了病虫害问题。在草莓生长过程中不打农药,同时通过定时定量加注营养,草莓实现了绿色、高产、优产。
贾汪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草莓种植始于2009年,以农谷大道为主轴线向南北两侧延展,辖区内13个行政村村村可见草莓生产棚。截至目前,园区草莓种植面积约2万亩,草莓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但传统的草莓种植棚体老旧、设施化程度低、生产技术标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突出。
为推动草莓产业转型升级,2021年9月,园区投资近300万元,利用10亩集体土地建设现代设施草莓采摘示范基地,共建设6联栋温室棚和4联栋温室棚两座,棚体高约6米,顶层覆有三层膜,保温性能更好,棚内建有精准水肥循环系统、智能温控系统、智能补光系统。
草莓采摘期长达5个月,从冬季持续到夏季。近年来,贾汪区大力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通过旅游热带动采摘热,促进草莓种植户增收致富。该基地10月栽苗,12月初首茬果上市,包含红颜、宁玉、妙香等多个品种。目前,二茬果子陆续成熟,正是采摘的好时节。市民房女士专程从徐州市区赶来采摘,她说:“我每年都来,这里的智能大棚感觉更方便,果子看着更干净清爽,人站着采摘也不累。”
一颗颗草莓,串起一个个农民的致富梦。贾汪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正在规划构建“草莓+旅游、健康、科技、创新”的“草莓+”产业体系,不断推动草莓产业做大做强,让小草莓撬动更长产业链,带动更多农户享受“莓好生活”。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版权及其他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苏新网备200602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视听许可证1009344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0014号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