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这些转型有力量!

admin9个月前 (09-24)徐州产业信息26

  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

  自2019年获批建设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再到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2021年度评估获评优秀,“优等生”的背后,是徐州动力之变、结构之变、要素之变、服务之变等诸多变量的叠加运算,算出了徐州产业转型发展的“蕞优解”,不断刷新城市“含金量”。

  2021年,徐州“新字号”表现亮眼:

  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9.7%,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7.3%。

  其中,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聚了以卡特彼勒、徐工集团为代表的1800余家工程机械上下游企业,产值达到1618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8.2%,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7.1%。

  十年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3.8%。

  13.3%的变动,是徐州推动新兴产业“低转高”做出的“加法运算”——

  近年来,徐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积极打造“6+4”先进制造业体系,大力培育发展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集成电路与ICT、新能源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培大育强、挂大靠强、招大引强、扶大助强“四大四强”战略,招引了一批旗舰型、领军型、基地型企业落户徐州,用“大项目”“大规模”驱动这批新兴“大产业”高质量发展。

  徐州鑫晶半导体、江苏中能硅业、鲁汶仪器

  作为占据新能源产业“半壁江山”的光伏产业,今年上半年完成产值172.85亿元、同比增长138.6%,对全市规上工业的产值增长贡献率高达140.6%。

  这是新能源产业为产业注入的强劲动能,亦是新兴产业的“加法”春风化雨滋润彭城发展的红土。

  走入鼓楼创芯谷产业园,入目皆是厂房林立、绿意盎然。这里曾是一家大型化工机械厂,高污染、高能耗是它曾经的标签。而今,这里华丽转身,成了一家家企业投资兴业的乐土。

  徐州向存量要增量,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传统产业“重转轻”,“减法”变革风起云涌——我市以钢铁、焦化、水泥、热电四大传统支柱产业为重点,加快115家重点工业企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深入开展化工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推动老工业基地全面转型。

  转型的“减法”换来了“老字号”高质量发展的“加法”。

  2020年底,我市钢铁行业装备水平全部达到产业政策允许类,填补全市板材空白和优钢特钢空白;

  焦化行业装备全部达到国家允许类,全部实现余热利用;

  水泥行业产品由水泥升级为商砼、预制件、装配式建筑及桥梁构件等绿色高端建材。

  除此以外,我市从财政资金、土地利用、财税优惠、金融支持、职工安置等方面制定实施具体政策,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在全省、全国率先实施无形资产交易、司法拍卖、市场化去产能等措施筹措资金,加快落后产能退出和传统产业调整;

  支持徐矿集团“促转型”和“走出去”战略,建立运营淮海大数据中心,服务智慧徐州建设。

  走入徐钢集团生产厂区,硕大的炼钢高炉整齐排列、巍然耸立,全然不见火光与烟尘。在主控制室内,显示屏上显示着生产设备的运行情况,数名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监控着生产状态,在这里,他们通过电脑操作每一步工作流程。

  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成为了产业转型的新机遇,催生了产业发展的“乘数效应”,释放出勃勃生机。

  为抢抓数字机遇,徐州印发了《徐州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坚持“一企一策”开展“智改数转”示范试点企业培育,推进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

  吉麦新能源汽车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现柔性化生产,平均只需3分钟就可以下线一台新能源电动汽车,工作效率提升的同时降低了人力成本。

  江苏维尤纳特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对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建设了一条多客户、多规格、多功能的柔性定制生产线,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兼顾规模化生产,企业收入增长了20.38%。

  徐工液压对原有液压阀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新建3万余平方米(占地约45亩)的液压缸生产线,实现了液压阀、液压缸“双3万”的年产目标,带来了新增销售收入8亿元的年产值。

  目前,全市开展数字化转型制造业企业超1000家,已完成转型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0%以上,良品率提升45%以上。

  好的产业生态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做好营商环境的“除法”,清除阻碍企业发展的“中梗阻”,将为企业、产业打造“施展拳脚”更为广阔的天地。

  为了更好地“开门迎客”,我市举办多期“政企交融汇”活动,面对面听取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及意见建议,帮企业清除发展“路障”。

  推动物流畅通,我市全面推广“水运(铁路)通道+港口+城市绿色通道接驳”机制;

  稳住企业“资金链”,我市依托“小微贷”“苏科贷”等政银合作产品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保障政策落实,我市全方位做好“徐政46条”“徐政办69条”等惠企政策的宣传落实。

  营商环境的“除法”不仅体现于此。

  我市坚持“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持续做好“放管服”改革走深走实:

  简程序、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

  “一网通办”平台应用、“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数据资源汇聚共享应用……

  一个个化繁为简的举措取得了“化除为乘”的发展效益——

  2021年, 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8000亿元,登记市场主体达125.61万户,“765”计划和招商引资“1号工程”新签约、开工、投产项目分别达707个、615个、444个。

  图片 许晨 豹子视觉 微递鼓楼 铜山发布 金龙湖发布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徐州产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1年徐州重点推进实施265个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达4101亿元!

2021年徐州重点推进实施265个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达4101亿元!

  4月19日,市政府举行徐州市2021年重大产业项目清单新闻发布会,介绍徐州市2021年重大产业项目清单情况。2021年全市重点推进实施265个重大产业项目,涉及总投资达到4101亿元。   2021年全市重大产业项目清单分为年度实施项目和前期推进项目。其中,年度实施项目共245个,总投资335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05亿元,具体项目包括:   ...

‍2021年徐州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340亿元

‍2021年徐州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340亿元

  徐州市263个2021年度实施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340亿元,一批投资体量大、产业带动强的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徐州市聚焦“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工业项目。2021年重点实施191个工业项目、占比达到72.6%,全年完成投资987.1亿元、占全部项目完成投资的73.7%。围绕培育发展新产业新动能和厚植壮大传统...

“双11”徐州电商企业网络零售额突破358亿

“双11”徐州电商企业网络零售额突破358亿

  今年的“双11”网络购物节落下帷幕,我市电商企业实现网络零售规模再创新高。据徐州市商务局电子商务与信息化处处长孙楠介绍,在主要交易平台上,我市网络零售额突破35.8亿元,同比增长3.3%。家具、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和日用品三类产品销售占比分别达到31.0%、15.5%和14.6%,合计占比超过六成。睢宁县、新沂市和鼓楼区网络零售额分别超过13亿元、4亿元和3.3亿元,领跑其他板块。...

“地上悬河”蝶变“富民走廊”徐州持续9年实施黄河故道综合开发

“地上悬河”蝶变“富民走廊”徐州持续9年实施黄河故道综合开发

  “俯视徐州城,黄河映带流”,从1128年南泛侵泗夺淮入海至1855年改道北徙齐鲁,黄河在彭城大地上流淌了700多年。此后,遗留在江苏徐州境内的,是一条长达234公里的“地上悬河”。   长期以来,黄河故道两岸土地贫瘠、发展滞后。“无风三尺沙,黄土埋庄稼,只见青苗不打粮”,这里的人们曾这样描述世代守望的土地。自2012年以来,徐州连续9年集中对405万亩黄河故道区域...

上机数控拟150亿元投建徐州产业园深耕新能源领域

上机数控拟150亿元投建徐州产业园深耕新能源领域

  ,公司拟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产业园。包括年产25GW单晶硅切片及年产24GW N型高效晶硅生产项目。项目分为三期实施,一期建设25GW单晶硅切片产能,二期建设14GW高效晶硅产能,三期建设10GW高效晶硅产能。项目总投资预计为150亿元。   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2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6亿元至16.6亿元,同比增加83.6...

云龙区投洽会签约159亿元

云龙区投洽会签约159亿元

  本报讯 10月28日,2021云龙区金秋招商投资洽谈会暨科技服务与智能制造产业论坛成功举办,总投资159亿元的32个项目正式签约。   本次大会重点聚焦节能环保、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产业,以及智能机器人、高端医疗设备等智能制造产业,邀请知名企业家洽谈合作,并邀请了行业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嘉宾,围绕金融科技、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都市工业等专题,进行深入探讨交流。...

产业园分析:中南高科 徐州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产业园分析:中南高科 徐州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中南高科•徐州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选址地为铜山区刘集镇,位于规划的徐州城北生态新城,毗邻徐州淮海国际陆港,绕城高速、徐济高速、徐丰公路、疏港公路、三环高架在这里汇流,拥有彭城和徐州西两个高速出入口,产业环境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区域发展前景广阔。   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约2500亩,总建筑面积220万㎡,总投资约110亿。按照分批实施、深耕细作、全球化招商的...

创新型产业集群入选国家试点徐州率先打造世界级“中国安全谷”

创新型产业集群入选国家试点徐州率先打造世界级“中国安全谷”

  近日,徐州高新区安全应急产业被科技部火炬中心列入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作为全国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策源地、被誉为“中国安全谷”的徐州国家安全科技产业园,再次成为行业注目的焦点。   “2010年,徐州高新区在全国率先发展安全应急产业。此次被列入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是对徐州高新区安全应急产业发展路径的认可。”徐州安科园管委会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