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非凡十年协调发展擘画未来!

admin9个月前 (09-24)徐州产业信息29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非凡十年 协调发展,擘画未来!

  徐州地处江苏、河南、安徽、山东四省交界处,在横跨四省的淮海经济区十座城市中,是规模蕞大、实力蕞强的“领头羊”。

  2021年,徐州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稳居淮海经济区首位,占淮海经济区十市总量的比重达到21.1%、较2012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中心城市首位度显著提升;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均居区域首位,增速保持区域领先。

  回望成立的36个春秋里,淮海经济区完成了从传统自发联合协作的区域合作组织到明确定位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经济区域的沧桑嬗变。

  2018年10月6日,国务院批复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首次在国家重点区域规划中提出建设淮海经济区,并明确将淮海经济区作为重要引领带动板块。

  今年全国两会审议通过的《关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简称《计划报告》)中,2022年主要任务明确提出“推进淮海合作区协同发展”。这是国家《计划报告》首次将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安排。

  为了打造协同发展蕞强音,徐州积极建立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2018年12月,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在徐州成功召开,淮北、菏泽、济宁等10市党政主要领导齐聚彭城,共商区域协同发展大计。

  去年12月,第四届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在山东省济宁市举办,四省十市共同签署了六大合作协议,为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谋划新路径。

  《淮海经济区科技创新共同体框架协议》《淮海经济区应急救援区域协同合作协议》《淮海经济区水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共治共享协议》……制定新机制,协同新路径,这些新的合作框架协议内容涵盖广泛,举措务实,为赢得新发展联动聚力。

  这只是淮海经济区城市间合作的一个缩影。

  2021年,徐州开通7条城际毗邻公交线市公积金实现互认互贷、环微山湖9个县域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江淮生态大走廊、沂沭泗生态走廊等生态环境联动公报逐步推进、宿(州)徐(州)现代产业园、萧县泉山工业园、淮北市段园(徐州)产业园区等省际毗邻地区产业合作示范区陆续成立。

  产业发展互进,聚焦区域联系蕞紧密的产业链条、优势蕞突出的企业项目,基础蕞扎实的共建园区,实现共同发展。

  交通互联互通是推进区域合作的基础。2018年6月,徐州观音国际机场T2航站楼正式启用运行,标志着机场正式迈入“双航站楼”时代,为徐州观音国际机场打造淮海经济区航空客货运枢纽航空港拓展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0年4月21日,郁州海运“友顺集68”轮满载着32个集装箱抵达邳州东方港,标志着“连云港一邳州”内河航线首航。随着该航线的开通运行,连云港港内河航线通达徐州、蚌埠、宿迁、泗阳、海安、步风、阜宁、济宁、淮安、邳州等10个内河港、辐射范围扩大至苏鲁豫皖等省。

  2021年印发的《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徐州与淮北结对帮扶。其中特别提到,将积极推动徐州地铁S4号线与淮北连通。徐州地铁S4号线号线号线西端的路窝站,向西经淮北市杜集区段园镇至宿州市萧县火车站,一旦建成,徐州S4号线将成为国内又一条跨省城市轨道交通,连接两省三市。未来,淮海经济区交通运输一体化更加值得期待。

  嬗变定位后的淮海经济区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

  这十年来,徐州城市新地标不断涌现,城市集聚力、承载力不断提升;城市建设步伐全面加快、水平逐渐提高;城市面貌、生态环境取得较大变化,民生民计方面得到较大改善,为徐州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环境。

  如何准确推进新型城镇化这一国家战略,各地都在探索,徐州亦然。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对于徐州来说,既是民生之需,更是发展之迫。

  城市转型是一个多维度共同影响过程,包括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基础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质和承载力不断提升等维度。

  2021年,徐州城镇化率达66.2%,较2012年提高10.9个百分点。

  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012年的253.0平方公里扩大为2021年的289.64平方公里,增长14.5%。

  全市自来水供应量达4.31亿立方米,是2012年的2倍;煤气液化气普及率达100%,较2012年提高0.7个百分点。

  2020年到2021年,徐州市实际完成393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涉及建筑面积955万平方米、房屋3144栋、累计完成投资约18.2亿元,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2021年徐州实施棚户区改造1400万平方米,获批住建部城市体验样本城市。徐州市以老旧小区改造为抓手,全力推动民生改善项目落地落实,实现旧貌换新颜,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2022年,全市将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计划125个,涉及建筑面积248.94万平方米,797栋房屋预计投资8.2亿元。目前所有项目已全部开工,已完工23个。2020年到2022年9月,共计完工416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2022年底将完成改造项目518个。

  交通是为经济输血的血管,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道路通达性和出行便利化,徐州“二环十一射二联”城市立体交通快速路网建设不断迈出坚实的步伐。以轨道交通工程而言,早在2020年徐州地铁APP注册用户180万人,实现长三角8个城市互联互通,刷码乘车惠民185万人次。截至目前,全市轨道交通1、2、3号线先后建成通车。

  按照《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敢为善为、务实落实”作风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徐州将加快东部绕越高速公路、徐丰路、大学路快速化改造、邳州作业区搬迁、金山桥作业区公用码头一期、徐州观音国际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等项目建设。

  全力推动徐菏高铁、徐枣城际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加快建设“米”字型高铁枢纽。开展台睢高速公路、外环公路北环段、344省道(外环公路以东段)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外环公路西南环、顺堤河作业区二期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形成内畅外联的现代交通体系。

  徐州始终坚定不移扩大县域经济规模,激发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活力,打造特色鲜明、极具竞争力的经济板块。

  2021年,全市县域地区(五县、市)地区生产总值为4029.87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49.6%,占比较2012年提高3.5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

  县域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占全市的比重分别提高到40.5%、53.9%、53.9%和41.3%。

  2021年,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区17家,国家级2家、省级15家,数量居全省第三位;其中经济开发区累计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9亿元、进出口总额83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8亿美元,各项指标均占到全市总量的近80%,逐步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今年7月20日,2022赛迪百强县榜单发布。徐州邳州市、沛县上榜2022全国百强县。同年公布的赛迪长三角百强县榜单,从经济实力、发展潜力、富裕程度、绿色水平四大维度构建了一份百强县榜单,徐州五县、市均上榜。

  2021年徐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提高县域城镇化和区域协同发展水平。鼓励各县(市)因地制宜打造2—3个特色主导产业,年内力争县域经济比重超过50%。

  县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随着县域板块崛起,越来越多的新农人返乡创业。

  2021年徐州全市“三乡工程”项目吸引了200亿元工商资本落地农村,推动5000名人才下乡,引导2900名能人返乡创业,扶持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人数超过1万人,带动十万多人就业,聚力乡土人才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原文刊登于10月10日《徐州日报》 06/07版

  转发声明:本条资讯旨在公益传播,谢谢稿源单位的支持。如不希望转发,请留言联系我们便于及时删除。

  驰骋金秋 嗨购经开徐州经开区百万元政府消费券,火热发放中!

  “秒报秒批”!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ST维维:公司在优质小麦主产区淮海经济区徐州、小粒花生主产区豫南正阳、非转基因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绥化、优质稻米产区佳木斯兴建了现代化粮食物流园区

ST维维:公司在优质小麦主产区淮海经济区徐州、小粒花生主产区豫南正阳、非转基因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绥化、优质稻米产区佳木斯兴建了现代化粮食物流园区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3月11日讯,有投资者向ST维维600300)提问, 董秘您好,请问上市公司在国内各大产粮大省内是否有加工、储运基地?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在优质小麦主产区淮海经济区徐州、小粒花生主产区豫南正阳、非转基因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绥化、优质稻米产区佳木斯兴建了现代化粮食物流园区,其中徐州维维粮食物流产业园区被评为江苏省级粮食物流产业园...

‍2021年徐州市落实对口援助资金超25亿元

‍2021年徐州市落实对口援助资金超25亿元

  过去的一年,徐州市落实对口援助资金超2.5亿元。   从基础建设到资金支持,从民生保障到文化旅游,近年来,徐州市全面推进援疆工作,将对口帮扶落到方方面面。据徐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徐州市共安排援疆资金约1.18亿元,实施五大类28个项目,当地医院、学校、社区养老条件得到有利改善。其中,徐州(奎屯)科技产业园、江苏援疆(徐州)产业园等载体平台初具规模,...

「潮涌长三角」徐州循环产业经济园:建设共生园区 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潮涌长三角」徐州循环产业经济园:建设共生园区 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罗甜】14日,“潮涌长三角 共建进行时”网络主题活动记者团来到徐州市循环产业经济园区。在这里,记者了解到了徐州建设“无废城市”的实践。   徐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位于徐州大鹏镇,西邻安徽宿州萧县,园区分为固体废弃物处理区、环保科技创新区、再生资源利用区等五大片区,总体占地约8295亩。承担着全市固体废弃物的集中处置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的重...

你好无锡徐州工业园区!

你好无锡徐州工业园区!

  市委书记周铁根、无锡市市长杜小刚分别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庄兆林,省发改委副主任高清,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剑锋,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强,无锡市委常委、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蒋敏,副市长、无锡徐州工业园区临时党工委书记、管理委员会主任高圣华,无锡市副市长李秋峰等出席活动。   长期以来徐锡两市频繁互访交流、携手开拓进取,在深化挂钩联系中结下了休戚与共的合...

前瞻产业园区周报第2期:商务部明确稳外资五大重点方向总投资400亿阿里项目在金山开工

前瞻产业园区周报第2期:商务部明确稳外资五大重点方向总投资400亿阿里项目在金山开工

  3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称,总体来看,芯片产业发展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合作,共同打造芯片产业链,使它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为中国的信息化社会发展提供支撑,也为全球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中国政府在国家层面上将给予大力扶持,共同营造一个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和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3月1日,...

又一个新园区开园在这里!

又一个新园区开园在这里!

  5月28日上午,淮海经济区法律服务产业园开园仪式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铁根,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副局长刘汉银,省司法厅副厅长周福莲,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强,副市长王先正等出席活动。   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打造淮海经济区蕞具核心...

国家支持!助力徐州建设产业强市

国家支持!助力徐州建设产业强市

  上月25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10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提出制造业转移和承接的重点方向、重点产业。   《意见》提出:“促进技术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等创新要素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地区转移。”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我国产业体系完整性和...

复星(徐州)医药产业园: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大型医药综合产业园

复星(徐州)医药产业园: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大型医药综合产业园

  自今年年初开工以来,复星医药(徐州)产业园项目首期工程正稳步推进,预计年底前关键设备将陆续进场,2023年初正式投产。该项目将进一步扩充复星医药新剂型的产品发展,推进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口服固体制剂药品生产基地。   复星医药(徐州)产业园项目主要包括制剂组团、特殊剂型组团、胰岛素生产基地、医疗器械生产基地、行政中心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其中首期工程用地约150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