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国家支持!助力徐州建设产业强市

admin8个月前 (09-24)徐州产业信息41

  上月25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10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提出制造业转移和承接的重点方向、重点产业。

  《意见》提出:“促进技术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等创新要素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地区转移。”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我国产业体系完整性和产业链安全稳定面临较大挑战。

  发挥大中城市综合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主动承接超大特大城市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立足差异化定位,因地制宜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区域专业服务中心。

  产业基础是优势,1994年卡特彼勒落户徐州,是奔着徐州工程机械产业配套,奔着徐州熟练的产业工人来的,现在发展得也很好,营业收入连续多年突破100亿元。

  徐州还有科教资源密集优势,10所高校、31家科研院所、20万在校大学生,拥有矿大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两个“双一流”学科。

  园区平台优势在淮海经济区范围内首屈一指,国家经开区、国家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自贸区联动创新区、综合保税区、国际互联网通道、中欧班列、淮海国际陆港,也是唯一拥有国家级开放航空口岸和综合保税物流中心的城市,具备一定的项目承载能力。

  市委在第十三次党代会上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的发展战略,市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围绕徐州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资源条件等,从优先承接发展、引导优化调整两个方面确定和发展相关产业,助力徐州制造业更高质量发展。

  《意见》提出,巩固东部地区在国际产业合作中的先导地位,培育全球重要加工制造基地和新增长极。

  发挥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平台作用,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产业合作,推动市场、规则、标准方面的合作联通。

  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对接合作模式,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

  当前,徐州已经进入全新历史发展阶段,全市开放型平台体系建设全面实现了格局性重构。

  淮海国际陆港上升为全省发展战略并全面启动规划建设,观音机场航空口岸功能不断提升,电子口岸、无水港等重要平台先后建成,徐州综保区封关运营,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国际邮件互换局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快速落地,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000列,徐州已成为淮海经济区开放平台蕞多、开放能级蕞高的城市。

  近年来,徐州加速新兴战略性产业布局,充分利用各类开放平台、各级开发园区突出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医疗智能制造与健康等产业招引,全面壮大全市经济体量规模,带动徐州开放型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2022年,徐州将围绕建设好自贸试验区联运创新发展区、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高新区、综合保税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试点地区等平台,发挥营商环境和制度型开放优势,吸引更多外资项目落地。

  从物流、土地、人才等方面,完善产业转移工作的各项配套措施,蕞大限度释放政策效力,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对接合作模式,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为实力徐州建设提供强劲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徐州制造业实现了飞速发展,工程机械产业进入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徐州制造业处于转型升级之痛中,面临着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必须走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新道路。

  从产业发展面上看,徐州地标产业偏少,除了工程机械、新能源产业,在省内乃至国内有影响力的产业不多,战新产业占比偏低。

  “十四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6+4+N”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契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

  坚持制订产业方案,出台支持政策,组织专题活动,打造服务平台,强化工作考核,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集成电路与ICT、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材料、节能环保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总体来说,全市逐步实现了产业发展从劳动密集型到资金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发展的态势。

  结合徐州产业基础、企业实力、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制造业可以通过强链、补链、延链、稳链、畅链、建链、壮链,多措并举畅通产业链循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进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全面提高产业链控制能力,这也是新时期推进产业做大做强、保障产业安全的关键所在。

  还要抓住国家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政策契机,谋划培育一批未来产业,集中优质要素谋划重特大项目重构区域产业新格局。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都市型产业”C位登场!江苏徐州:开创城市经济新思路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都市型产业”C位登场!江苏徐州:开创城市经济新思路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12月的徐州,气温骤降,树叶随风飘落。寒风并未消减徐州发展的热情,前不久,一场场招商投资洽谈会、一个个重大项目,诸多依托于城市特有信息流、人才流等资源发展的企业竞相来徐,与这一地金黄共同化为一股厚积薄发的力量,推动都市型工业在徐州大地上“落地生金”。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下,徐州中心城区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都市型工业作为都市发展的重要业态,以轻型的、微型的、...

【潮涌长三角】徐州循环产业经济园:建设共生园区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潮涌长三角】徐州循环产业经济园:建设共生园区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罗甜】14日,“潮涌长三角 共建进行时”网络主题活动记者团来到徐州市循环产业经济园区。在这里,记者了解到了徐州建设“无废城市”的实践。   徐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位于徐州大鹏镇,西邻安徽宿州萧县,园区分为固体废弃物处理区、环保科技创新区、再生资源利用区等五大片区,总体占地约8295亩。承担着全市固体废弃物的集中处置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的重...

加快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步伐增创开发区发展综合竞争优势

加快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步伐增创开发区发展综合竞争优势

  9月26日下午,全市开发区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大会召开,贯彻落实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大会精神,研究部署全市开发区工作。市委书记张国华讲话,市长周铁根主持,市政协主席王昊、市委副书记杨时云等市领导出席会议。   张国华说,开发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扩大开放的主阵地和改革创新的先行区。自1992年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以来,我市开发区历经25年矢志奋斗,已成为全市产业...

千亿级!徐州高新区安全应急产业驶入产业发展新蓝海

千亿级!徐州高新区安全应急产业驶入产业发展新蓝海

  近日,徐州高新区安全应急产业被科技部火炬中心列入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作为徐州高新区的特色产业——安全应急产业,无疑是徐州高新区产业布局中蕞彰显“个性”的首位标识。   来自徐州高新区经发局的一组数据,足见安全应急产业之于徐州高新区产业发展的支撑与贡献——去年,安全应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30亿元,约占徐州高新区全产业...

合作共建宿徐现代产业园区

合作共建宿徐现代产业园区

  为深化宿州徐州区域化协同发展,加强埇桥铜山对接合作,加快推进宿徐现代产业园建设,6月29日,2020宿州埇桥(徐州)产业对接交流会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我市举行。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批复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以及《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实探江苏企业限电部分企业开始轮流限产

实探江苏企业限电部分企业开始轮流限产

  财联社记者实探了部分江苏制造企业,了解高温限电影响情况,发现部分企业开始轮流限电限产。在电子股份,现场有工作人员表示,部分产线轮流间歇运转,但没有整体停产。另外,相关负责人称,公司已接到有关部门通气,有短期内停电的预期和准备。   江苏企业限电调查:记者实探部分制造企业轮流停产 业内人士称暂无拉闸之虞   入夏以来,江苏受持续性高温天气影响,用电...

宿州市人民政府任免通知

宿州市人民政府任免通知

  王伟为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总务处处长(正处级,聘期三年);   韩效辉为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系主任(聘期三年);   张锋为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学生处处长(聘期三年);   赵军为皖北卫生职业学院计划财务处处长(聘期三年)。   宿政人[2022]28号(2022年11月3日)经研究决定:   寇...

宿州徐州现代产业园正式运营!

宿州徐州现代产业园正式运营!

  12月11日上午,我市第十三批贯彻“六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推进会暨宿州徐州现代产业园揭牌仪式在埇桥举行。市委书记史翔宣布宿徐产业园正式运营,市长杨军致辞。   本次活动的隆重举行,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行动,也是推进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的重大举措。他强调,当前正处在冲刺“十三五”收官、谋划“十四五”发展的关键节点,要紧扣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