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绿港项目」徐州市铜山区委书记王维峰调研徐州项目基地

admin7个月前 (09-24)徐州产业信息14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绿港项目」徐州市铜山区委书记王维峰调研徐州项目基地

  《徐州新侨智慧农业示范产业园》项目由江苏绿港规划建设,全部采用江苏绿港技术,由江苏绿港运营管理。

  2019年11月19日上午十时,徐州市铜山区委书记王维峰,一行领导,莅临铜山刘集镇田园村,调研《徐州新侨智慧农业示范产业园》项目基地,针对项目能落户徐州铜山,给予高度评价,希望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

  调研中,王书记非常关心企业发展情况,责令相关主管部门,给予项目全面政策支持,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突出问题,努力做好全程帮办服务。热情洋溢的说:“北有寿光,南有铜山”铜山蔬菜大区域,交通区位优越,淮海经济区战略高地,投资乐园。

  江苏绿港该项目负责人单昌威,现场为王书记做详细介绍,负责全程接待工作。

  《徐州新侨智慧农业示范产业园》项目简介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5.3亿元,预计实现年营收1.14亿元,占地面积1203亩,其中建设用地89亩,总建设面积43.7万平方米。全部由江苏绿港规划建设,采用江苏绿港技术,由江苏绿港运营管理。

  1.智能化标准化蔬菜生产区33.4万平方米;

  其中智能化玻璃温室14.3万平方米,设计产量指标大番茄75公斤/平米,樱桃番茄30公斤/平米,水果黄瓜80公斤/平米;新型单膜温室5.9万平方米,设计产量指标小番茄15公斤/平米;连栋温室13.2万平方米,设计产量指标小番茄15公斤/平米。

  2.工厂化种苗生产区2.78万平方米;

  年育苗能力5000万株,可为当地提供1.5万亩地需求的优质种苗。

  3.自动化分拣物流包装区8280平方米,年处理优质蔬菜3500万公斤;

  产值4亿元,实现就地生产,就地分拣包装,就地储藏,就地配送,同时也为带动辐射区提供加工包装、销售服务。

  蔬菜深加工,提供更多蔬菜加工产品,年处理能力5000万公斤。

  5.高科技展示观光旅游采摘区3.5万平方米;

  其中智能化玻璃温室1万平方米,新型双膜保温温室2.5万平方米,主要展示了中国保护地产业发展的历史,各种农业高科技种植模式,各种现代农业装备,生物技术等。可容纳1000人次/天的参观采摘,实现不出门就能够享受到世界蕞高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体验高科技农业种植的乐趣,学习到中国保护地产业发展的历史。

  以新型家庭农产为模型,每个小区占地20亩,建有新型双膜保温温室6000-8000平面,每个家庭农产2-3个劳动力,实现年收入20万元以上。通过展示示范,为家庭农厂、合作社提供一个标准化的生产样板。未来计划带动1000-2000个家庭,设计面积10万亩的新型家庭农产、合作社。

  7.新农人和新农民培训及办公配套区6000平方米,主要用于新型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管理培训和技术培训,办公食宿等。计划每年培训1000名管理人员,3000名农民技术员。

  项目将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集智能化生产、标准化育苗、自动化包装物料、高科技展示、科技培训与推广、三产融合为一体的国家级高科技现代农业产业园。

  江苏绿港推出的1+X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依托江苏绿港在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显著实力以及在蔬菜种植,种子研发,种苗培育,肥料研发、水肥一体化研究及高科技种植等方面绝对的技术优势,计划在全国事宜区域与政府合作建设规模化蔬菜示范基地,彻底解决菜篮子的安全供给,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稳定,无污染,无公害的可追溯的放心蔬菜,同时为现代农业提供一个模板,起到产业引领和示范作用。

  该核心园区将按照江苏绿港的统一规划要求,具有五大功能区:

  1、高科技智能化玻璃温室、双模温室、连栋温室蔬菜瓜果蔬菜生产区,满足周年生产需求;

  2、蔬菜自动化分拣、包装、冷藏冷链加工物流区,实现就地生产,就地加工,就地配送;

  3、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和都市园艺观赏区,引进和展示各种世界上蕞先进的栽培技术和优良品种;

  4、工厂化种苗生产及农民技术培训中心,为带动农民发展提供种苗生产的同时,提供技术服务和管理培训;

  5、观光、旅游、休闲、采摘体验及农耕文化生态餐饮区,使居民有机会近距离体验现代农业的魅力。

  由此做到产业为主,三产融合,生态发展。

  该核心园区同时将吸引合作社和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加盟或入股经营带动X个小园区的发展,每个小园区每个面积50亩到200亩不等。核心园区设立发展基金,提供部分资金支持,同时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带动当地农民,合作社和生产企业共同发展。按照江苏绿港提供的标准化技术服务,统一园区规划建设,统一管理制度,品牌化运作理念,实现生产方式革新,实现合作社和农户增收创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1私募投融资周报(227-35):新声半导体再融资超3亿元多家硬件企业“吸金”不断

21私募投融资周报(227-35):新声半导体再融资超3亿元多家硬件企业“吸金”不断

  新的一周开始,简单回顾上周披露的投资融资交易。   消费服务领域新披露融资中,相对活跃的投资机构包括美味投资、梅花创投、大横琴集团等,波什宠物获8000万元A轮融资,偕悦(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独投;好运鸽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疌泉(徐州)农业发展投资基金独投。   医药健康领域新披露融资中,融资项目细分领域集中在医疗科技(11起),包括...

【潮涌长三角】徐州循环产业经济园:建设共生园区 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潮涌长三角】徐州循环产业经济园:建设共生园区 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潮涌长三角】徐州循环产业经济园:建设共生园区 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罗甜】14日,“潮涌长三角 共建进行时”网络主题活动记者团来到徐州市循环产业经济园区。在这里,记者了解到了徐州建设“无废城市”的...

【潮涌长三角】徐州循环产业经济园:建设共生园区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潮涌长三角】徐州循环产业经济园:建设共生园区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罗甜】14日,“潮涌长三角 共建进行时”网络主题活动记者团来到徐州市循环产业经济园区。在这里,记者了解到了徐州建设“无废城市”的实践。   徐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位于徐州大鹏镇,西邻安徽宿州萧县,园区分为固体废弃物处理区、环保科技创新区、再生资源利用区等五大片区,总体占地约8295亩。承担着全市固体废弃物的集中处置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的重...

加快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步伐增创开发区发展综合竞争优势

加快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步伐增创开发区发展综合竞争优势

  9月26日下午,全市开发区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大会召开,贯彻落实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大会精神,研究部署全市开发区工作。市委书记张国华讲话,市长周铁根主持,市政协主席王昊、市委副书记杨时云等市领导出席会议。   张国华说,开发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扩大开放的主阵地和改革创新的先行区。自1992年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以来,我市开发区历经25年矢志奋斗,已成为全市产业...

千亿级!徐州高新区安全应急产业驶入产业发展新蓝海

千亿级!徐州高新区安全应急产业驶入产业发展新蓝海

  近日,徐州高新区安全应急产业被科技部火炬中心列入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作为徐州高新区的特色产业——安全应急产业,无疑是徐州高新区产业布局中蕞彰显“个性”的首位标识。   来自徐州高新区经发局的一组数据,足见安全应急产业之于徐州高新区产业发展的支撑与贡献——去年,安全应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30亿元,约占徐州高新区全产业...

华冠产业发展(深圳)有限公司执行的2021徐州-深圳 企业专题对接会圆满举行

华冠产业发展(深圳)有限公司执行的2021徐州-深圳 企业专题对接会圆满举行

  12月14日由徐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徐州市科技局承办、华冠产业发展(深圳)有限公司执行的2021“徐州-深圳高新技术企业专题对接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深圳徐州商会秘书长石永旗、 中国矿业大学深圳研究院张国维、清华科创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洪庆、纳佰川(深圳)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兰兰、深圳市大恒数据安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牛皓等众多机构和科技企业负责人出席活动,与...

园博会举办时间定了!2020年徐州要爆发了!

园博会举办时间定了!2020年徐州要爆发了!

  官方消息,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将于2021年5月在徐州举办,展期6个月。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将于2021年5月在徐州举办,展期6个月   尽快梳理建设项目,制定项目建设清单,促进各项规划尽快落地。加快工作进度,提高建设标准,   确保把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办成高水平、不一样的一届园博...

在学史力行中汇民力、解民忧、纾民困 建设“五个徐州”增进人民福祉

在学史力行中汇民力、解民忧、纾民困 建设“五个徐州”增进人民福祉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徐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部署要求,各级干部大兴“五种风气”,把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以为民之心推动干部担当作为,画出发展蕞大同心圆。   徐州市委书记庄兆林表示,要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十四五”新征程上的不懈动力,敢为人先、奋发有为,探索体现时代特征、彰显徐州特色、顺应群众期盼的现代化路径,让“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