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经开区新年开新局加速推进智能制造新格局
人勤春来早,实干正当时。在2025年到来之际,徐州经济开发区展现出了满满的干劲和进取之心,推动当地制造业的“智改数转”成为了工作的新焦点。面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徐州市和开发区一致表示,立足现有优势,充分发挥自主创新能力,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助推新型工业化的蓬勃发展。
在这股向前摸索的潮流中,领航工厂成为了技术改革的标杆。以徐工精益智造领航工厂为例,这个占地1084亩的现代化工厂,其内部结构颇具高科技气息,一条240米长、拥有22个流程工位的中小吨位领航装配线正如战斗阵型般整齐地排列着。通过AGV(自动引导车)机器人与工人们的默契配合,服务与效率在这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工厂内部的大屏幕上,数字孪生技术实时更新着生产进度和各项生产数据,体现了高效与智能的生产模式。
“之前这个轮胎自动化装配工位需要大量人力,改造后彻底实现无人化操作,提升了效率。”这位行业骨干王振所言确实在展现了技术的魅力。整个升级改造项目于2024年1月启动,当年年底顺利完成,从而使得整条生产线的全球竞争力显著提升。预计到2025年,所有产品线将全面推广,实现智能化生产与精细化管理的有机结合。
企业的自主创新无疑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动力之一。在江苏威拉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EIGA粉末生产设备正在高效运转,7台自主研发的新款设备不仅能够完成整个生产流程,还实现了远程操作,提升了生产效率达15%。公司工程技术中心总监魏放表示:“我们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大数据应用、核心装备的迭代升级及数字化大工厂的建设。”在他看来,依托科研平台,深入分析大数据是实现新材料研发突破的关键,持续的装备升级使得公司的市场竞争地位逐渐巩固。
徐州经开区始终坚持以“工业立区、产业强区”为宗旨,围绕“2+3”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动各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如徐工集团、罗特艾德回转支承等企业,正在实施产线技术改造,尤其是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改造,将为地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
随着“工作落实年”的来临,徐州经开区也灵活运用“一线工作法”,通过现场协调、集中会办等方式,力求加快工业项目的投产达效,为新区的工业化发展献计献策。
我们能看到,在这场关于智能制造的探索中,徐州经开区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新突破,更在理念上下足了功夫。面对未来,徐州还需更加积极创新,用更高效的方式来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建设,让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服务于民生、提升福祉。
在智能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普通用户也能通过各类AI工具如简单AI等来推动个人项目的落地实现。AI不再只是高层次技术的代名词,它正在向每个人开放,让创新成为更平民化的实践。可能你也是下一个利用AI推动自我发展的创客,引领新篇章!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