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领先、更畅达、更高效!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徐州加速跑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近年来,徐州聚力“双循环”大力发展物流业。
《徐州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中提出,推进物流业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向物流强市、枢纽城市转变,建成“一带一路”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全国重要的综合物流枢纽城市、“融合淮海、服务全国、联通海外”的淮海经济区物流中心城市。
7月,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江苏号”徐州中欧班列缓缓驶出徐州淮海国际陆港铁路集散中心,驶向越南河内,徐州中欧班列打通东向出海、西至欧洲和中西亚、北至俄罗斯和蒙古、南至越南的“四向通道”。
今年以来,徐州中欧班列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能级,通过创新完善“班列+综保”“班列+保税物流”“班列+跨境电商”等服务体系,全面凸显徐州中欧班列集结功能;拓展发运“铁路快速通关”徐工专列、开行徐州无锡联动班列、先后与上海港、连云港港、宁波舟山港合作开展“门对门”海铁联运业务、开行徐州至京杭运河、长江等沿线港口的大宗物资铁水联运线路,打通区域出海新通道,构建国内外物流互联互通“大动脉”。
自开行以来至8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327列。今年18月,徐州中欧班列累计开行307列,同比增长32.91%。其中出口100列,同比增长9.6%;进口207列,同比增长48.1%。
为提升现代物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徐州不断完善通道建设,扎实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推动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深度融合。
积极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徐州打造徐州至中西部地区的铁水联运线路,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苏南等地的公铁水联运线路,至上海港、宁波港等海铁联运线路和河江海联运线月全市累计完成水路货运量、水路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17.3%、13.3%;建立“水运(铁路)通道+港口+城市绿色通道接驳”物流保通保畅新机制,部分企业以徐州港为启运地,借助上海、太仓、南京等港口,实现了原材料和产品的出海口发运。
随着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模式的推广,徐州周边货品,由原来的以汽运、散船运输为主,逐步转向内河水运集装箱运输。一个个保通保畅新模式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注入了“强动力”,推动徐州经济社会发展“快马飞驰”。
随着工业进程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触角加速向物流领域延伸。
近日,2022年度江苏省省级重点物流基地和企业公示,徐州一家物流基地和两家物流企业入选,入选基地和企业均通过智慧云仓建设、全流程物流供应链运营平台建设等智慧手段整合物流资源,实现订单管理、运输管理、决策支持等功能,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智能高效的作业效率也带动交通运输业、工业、农业等多种产业的发展。
徐州逐步完善城乡高效配送体系,初步建成城市配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农村物流三级配送网络,创建省级“十佳城乡物流服务品牌”2个。双楼港和宏康物流实现一体化运营。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