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
本报讯 1月15日,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院长梁冰做客中国法院网“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院长系列访谈”节目,就如何为开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更好的司法服务和法律保障与网友进行交流。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徐州市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地,也是带动苏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有2000多家企业在此投资兴业。2012年9月10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正式揭牌成立。作为全国蕞年轻的法院,开发区法院成立120多天以来已经审结民事案件553件,化解历史遗留纠纷300余件。
梁冰说,开发区的重要性决定了开发区法院的责任重大,而开发区的独特区情也决定了我们的审判执行工作必然面临更多挑战。为准确掌握社情民意,开发区法院成立伊始就开展了“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干警们深入走访辖区内各大企业和各街道、乡镇,面对面和群众交流,倾听企业和群众蕞真实、蕞迫切的呼声。
梁冰介绍,针对辖区内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劳动争议案件频发,且多以集团诉讼形式出现的实际,法官们逐步摸索了“立案四问”工作法:一问对方有无履行能力,对明显没有履行能力的,告知立案当事人起诉后可能会出现无法执行的情况,引导当事人理性看待诉讼;二问有无对方的财产线索,对没有财产线索的,提示立案当事人尽快查找财产线索;三问是否申请采取诉前保全措施,立案法官主动释明诉前保全的功能;四是对符合先予执行条件的,询问是否愿意办理,同时将先予执行信息在案卷中注明,提醒审判法官尽快办理。“立案四问”工作方法让案件当事人以较为理性的状态进入诉讼,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此外,徐州开发区法院还对去年开发区内1571件民事案件、207件刑事案件,以及办理中的破产改制企业劳动争议案件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数万字的调研报告,这些都为进一步开展优质高效司法服务奠定了基础。 (薛勇秀)
已经属本网书面授权用户,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人民法院报”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