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带队徐州又去北京闷声“抢项目”了
从“等项目”到“走出去”,从“拼体量”到“提效能”,徐州走出了一条独属于它的招商引资之路!
2月21日至24日,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率队赴北京开展专题招商活动,这是继2月18日徐州市新型工业化暨产业强市推进大会之后,徐州又一次重要招商行动。
徐州市地处江苏省北部,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它不仅成为沿海开放带和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连接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重要枢纽城市。
作为中国蕞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和中国蕞大的工程机械生产基地之一,徐州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在能源、化工、机械和建材等基础产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同时,徐州市也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现代工业产业新体系。
徐州与北京的牵手真正诠释了“主动才有故事,爱拼才会赢”这个理!
北京,央企和科技型企业云集,高校和科研院所集中,“链主”企业和“头部”企业汇聚。
随着城市承载压力的加大,北京为向外疏散非首都功能,不断加快产业转移的步伐。
为此,徐州紧抓机遇,长期聚焦有外迁计划的央企(国企)、在京大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科研院所,以推动“三资入徐”为目标,招引落地一批央企、国企和民企头部企业,洽谈推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区域性总部基地项目。
梳理近年来的赴京招商之行,从2011年起,徐州每年都到北京开展投资推介活动,或招商洽谈会,或合作恳谈会。
2018年,徐州(北京)产业合作发展恳谈会上,徐州签约了51个重点招商项目,总投资437亿,其中外资项目4个、利用外资2.1亿美元。
2019年,徐州在北京召开投资洽谈会,现场签约41个项目,总投资额达310.5亿,利用外资5亿美元。
2020年,聚焦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提升,徐州再赴北京开展招商活动,拜访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洽谈项目建设,助推一批潜力型成长型的重大项目落地徐州。
2023年2月,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率队赴北京,聚焦打造“343”创新产业集群,进一步深化与央企及行业头部企业的交流合作。
同年3月,徐州市招商团再度启程北京,开展投资洽谈活动,聚焦高质量承接国企、央企和头部民企项目转移,举办2023中国徐州(北京)投资洽谈会。
2023徐州(北京)投资洽谈会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据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迁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2022年)排名”中,徐州超过了南京、苏州、深圳等一众热门城市,位列头部。
对于徐州来说,招商引资是转型升级的主路径,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多次奔赴北京招商,蕞终让矿冶科技、天科合达、北京君太太平洋百货、京东教育装备研发制造、随锐富媒体智能显示终端项目等一批批高端优质项目落地徐州。
越来越多的央企及行业头部企业投资徐州、扎根徐州,为徐州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徐州市统计局发布,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00.44亿元。
早在2021年,徐州就已经喊出了“2025年GDP力争破万亿”的口号。
今年1月,在常州先发入局的情况之下,徐州政府工作报告再次重申,“十四五”周期内必须拿下万亿之城。
在产业端,徐州有着不少亮点,比如徐州的工程机械集群是国家4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培养出了该领域里的头部公司徐工集团,工程机械产业产值也是常年占据全国市场的1/5。
相比之下,徐州在新兴产业端的发展并不突出。
在工程机械这个“一号产业”之外,徐州还需要更多叫得响的产业名片。为此,近年来徐州一直在积极谋划转型。
早在2022年9月,徐州市明确提出打造“343”创新产业集群体系。
政策导向下,徐州集中全力发展以工程机械、绿色低碳能源、新材料3个优势创新产业集群,数字经济、集成电路与ICT、医药健康、安全应急4个新兴创新产业集群,以及精品钢材、高端纺织、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3个特色创新产业集群。
2024开年之际,“新质生产力”成为多地发展的热词,徐州方面更是积极响应,亮出“计划书”、“行动表” ,预计到2025年徐州“5+X”未来产业体系将初现雏形。
根据《徐州市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徐州将加快培育氢能与新型储能、深地空间利用、第三代半导体、细胞和基因技术、通用人工智能5个成长型未来产业,谋划布局零碳负碳(碳捕集利用及封存)、前沿新材料、虚拟现实、生物育种等前沿性未来产业。
据无线徐州官方发布,徐州跃居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22位,工程机械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安全应急入围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徐工集团、徐矿集团荣登中国企业500强,8家企业入围全省制造业百强,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超400家,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座百年煤城通过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城市、生态、社会转型,成功实现了老工业基地向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凤凰涅槃、资源枯竭型城市向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华丽转身。
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徐州的精彩蝶变应该被看见!
长三角时刻《常州大突进 ,徐州不高兴》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