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农科院科研成果丰硕喜人
徐州日报讯(记者 邬政)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徐州市农业科研院采取依托徐州、面向黄淮、服务全国的发展策略,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和市场需求,开展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在农业部连续四次科研实力综合评估中,在全国600多个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中一直稳居前三位。
近年来,市农科院坚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增强科研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效能,承担各级科技攻关、科技开发和国际合作项目等80余项,现承担国家“863”、“948”、科技支撑、创新体系、行业计划等重大项目27项,先后育成农作物新品种177个,荣获各级科技成果奖259项次,其中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0项次,包括陆地棉品种“徐棉209”获国家发明奖、高产抗病甘薯品种“徐薯18”获国家发明一等奖、高产花生品种“徐州68-4”获国家发明三等奖,科技成果累计推广14.45亿亩,创社会经济效益278亿元。同时,造就了一批享有较高声誉的优秀农业专家,科研实力位居全国同类农业科研机构前列。
市农科院设有国家级甘薯科研以及区域性的小麦、水稻、棉花、油料、园艺等12个研究专业。“国家甘薯改良中心”“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农业部甘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以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棉花、水稻、大豆、花生等5个徐州(淮)试验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相继落户我市,融入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确立了甘薯研究在全国牵头的地位。现已建成高标准农业科研实验田1700余亩,各类实验室9个,国内外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300余台套,固定资产总值近亿元;建成了占地1050亩的“徐州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进行现代农业新品种、新装备、新技术研究展示,优势农作物育种、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等学科的试验研究和成果展示;建成了将重点实验室、办公区和国际甘薯交流中心融为一体的科技研发中心,已成为淮海经济区农业科研实验室的标杆。
“十二五”期间,市农科院在项目争取、成果培育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重大项目相继落户,科研成果丰硕喜人,“徐薯系列新品种”在全市乃至全国甘薯主产区示范推广,每年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其中“徐薯22”高产技术示范,鲜产达5405.1公斤/亩,干产1561.6公斤,创甘薯薯干高产纪录,获得农业部的好评;“徐稻系列品种”成为淮北地区水稻生产的主体品种,“徐稻8号”刚刚在江苏省水稻高产创建验收专家组组织的高产示范方现场实打验收中加权平均干稻谷实产751.8公斤/亩,再创淮北地区机插稻千亩示范高产新典型,“徐麦”“徐花”“徐豆”“徐杂”(棉)等系列品种共建设高产创建示范方(片)67个,总面积217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2.5亿元以上。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周铁根到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徐州市食药监局开展食用农产品检测活动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 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 徐州市工
品天下头部羊 购全球农产品 ——2016淮海经济区(徐州
全省水泥实验室检测能力验证大比对活动结束
徐州铁警开展“百日治安整治”专项行动 查获网上逃犯1
中铁七局宿连高速4标项目箱梁预制完美收官
中铁隧道局连宿高速5标圆满完成空心板梁预
徐州市检验检测中心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前4月江苏省重大工业项目完成全年计划投资
江苏出台20条具体措施 强化数字经济人才全
山东龙口:尊企助企优环境 益企纾困强发展
徐州市公路部门加强服务区和在建养护工区
安徽前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增速居全
安徽:“免租红包”落到小微企业“口袋”
江苏出台电影业纾困政策服务指南“25条”
Copyright 2009 - 2019 黄淮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联系电话客服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