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局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三环路以西片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一期项目采购需求征求意见公示
徐州东南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受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局 委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现对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三环路以西片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一期项目进行其他招标,欢迎合格的供应商前来投标。
项目名称: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三环路以西片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一期项目
三、采购项目名称: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三环路以西片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一期项目
六、附件: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三环路以西片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一期项目(项目需求书)
(一)项目名称: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三环路以西片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一期项目
(二)项目地址:东至东三环快速路以西,南至孟沟人和花园,西至京沪铁路线,北至稼悦小区以南
通过棚户区的拆迁改造、提升城市区域形象;通过拆迁补偿,大幅度改善其居住生活条件;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将土地价值蕞大化利用。依法合规推进棚改,切实做好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等工作。建立行政审批快速通道,简化程序,提高效率,限期完成审批手续。
招标项目主体对项目区域(148.42亩)内的1600户居民住宅建(构)筑物进行拆迁、场地平整,达到场清地平,能够满足下一步场地建设需要。为安置东环街道办事处孟家沟及刘湾部分村体被征收居民,配套建设东三环快速路西侧安置小区,预计建设安置住宅2128套,总建筑面积255699.16㎡。
东三环快速路西侧安置房小区总占地面积98947㎡(折合148.42亩),总建筑面积255699.16㎡,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86819.38㎡(包括住宅184980.38㎡、配套公建1839.00㎡),地下建筑面积68879.78㎡。安置小区同时配套建设供电、供水管网、通讯、消防等公用工程以及室外道路、景观绿化等配套设施。
(1)项目涉及临时道路、给排水、供电、通讯、绿化等公用设施的建设,这些公用设施需与市政、电信、电力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因此项目在道路建设的同时,必须做好与相关部门的施工协调工作,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影响。
(2)项目施工具有不同专业施工同时进行的特点,必须切实合理规划,制订详细的施工方案,避免相互干扰等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力求工期合理,质量保证。
(3)项目实施过程中认真做好项目进度报告,通过项目进度报告的进度信息,对项目进展情况有所了解,针对报告所指出的问题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并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尽早采取预防措施。
背景:(1)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资源型城市与独立工矿区可持续发展及棚户区改造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推动独立工矿区转型,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三位一体”推进,着力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难题,带动内需扩大和就业增加,走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本项目根据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中村改造的规划,对本项目实施征收工作并配套建设安置房。项目的实施将改善现地区居民居住条件,合理规划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拆迁后平整的土地将用于出让),构建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提升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形象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改善区域投资环境,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3)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土地和资金全部实行封闭运作,专门用于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补偿、定销商品房项目建设和环境改造。抢抓国家加快棚户区改造机遇,积极向中央和省、市争取专项扶持资金。制定实施专项扶持优惠政策,简化程序,破解棚户区改造的资金难题,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必要性:(1)项目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民以食为天,以住为地”,住宿是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的一项蕞基本要求。因此,保障群众住房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本工程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拆迁后的居民重新定居可有效改善其居住质量),促进当地和谐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2)棚户区内建筑密度大,多数家庭几代人生活在一起。“屋里小半间,头顶能望天,四世同堂住,睡觉肩挨肩。”成为棚户区绝大部分人居住条件的真实写照。通过改造棚户区,使得城市中一些脏、乱、差的卫生死角得到治理,不仅能有效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还能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优化投资环境、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更重要的是,其真正受益的是生活在此的每一位老百姓,是实现百姓安居乐业的民生工程,促进了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3)项目实施是拉动内需、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节约集约用地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表现,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示范作用,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4)棚户区改造是城镇化绕不过去的一道坎,是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关键举措。不能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低矮的棚户区。这种二元结构不消除,城镇化的质量就无从谈起。因此,为改善棚户区居民的居住生活水平,保障棚户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对城市棚户区进行集中式改造。
本项目的实施正是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具体表现,是加快老城区改造、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内需,统筹城乡发展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在总体布局、立面形式、景观设计等诸多方面体现对城市环境的尊重和关注,通过合理的布局策略和独特形式语言,使这一区块积极地融入城市整体氛围中,成为城市形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舒适的居住环境和良好的景观环境是建筑追求的主要目标,充分满足日照,通风等舒适性要求的基础上,着眼点放在居住区景观空间的设计上,通过建筑的合理布局和形态处理形成开阖有效,收放自如的景观空间体。
3.贯彻“尊重自然、融于自然”的思想,以建设环保、绿色生态型居住环境为头部规划目标,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环保性、生态性,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居住小区。
4.根据所处地块的总体规划与风格,协调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完善确定其功能、造型。
5.结合场地周边环境,气候特征,关注小区住宅的阳光和自然通风。做到每户建筑面积标准虽低,但使用功能不降低,争取建筑面积利用蕞大化。
6.住宅建设与景观建设相结合,正确处理规划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舒适性和可操作性、经济性之间的关系。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