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江苏大生集团:投资73亿元打造完整产业链

admin8个月前 (09-24)徐州产业信息36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江苏大生集团是我国纺织工业领域为数不多的一家“百年老店”。去年底,大生集团按照“做精纺织主业,完善产业链”的发展思路,投资7.3亿元实施三期技改项目,为大生建起从纺纱织布到成品物流、从特色家纺到针织服装的完整产业链,实现大生由大到强的转变。

  大生集团以棉纺起家,不过您现在在纺纱车间看到的,却不是棉花,而是去年底与南通纺院联合研发出的新型功能性仿棉纱线。具有吸湿速干、吸湿发热及保暖速干三大特点,拥有6项国家发明专利和3项实用新型专利。广泛用于运动休闲服、针织内衣、家居家纺以及一些特殊领域。罗莱家纺、企业自有品牌“状元猴”童装等都用到了这种新面料。近几年,大生研发引进了天丝、莫代尔、天枢等一系列新型面料,不仅提高了产品附加值,还理顺了集团内部原本相对独立的产供销体系,相应的管理流程也更加“扁平化”。

  目前,大生集团纺织主业从业人员约有3000人,纺织工人的新老更替、自然减员,再加上整个行业大环境,大生纺织面临“无人可用”的窘境。面对这一形势,大生集团扎扎实实开展了技改项目。目前万锭用工量已控制在50-60人左右。

  去年下半年,大生集团启动了投资7.36亿元的升级转型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新型面料、功能面料、纺纱、特色家纺和针织服装5个车间,将形成覆盖纺纱、织造、染整、特色家纺、针织服装到市场、物流的完整产业链。尤其是与央企经纬股份合作打造的国内数字化纺纱车间,建成后万锭用工量将降低到20人以下,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技改项目竣工后,大生集团本部、红鹿毛纺厂将实现搬迁,原址也将“腾龙换凤”,依托其区位优势和工业遗存,因地制宜发展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板块,推动大生集团由大变强,再创新的辉煌。

  更多房产资讯,更多业内动态,敬请关注房天下(微信号:Fang-com1999)。

  更多购房知识,更多宝典秘笈,敬请关注房天下购房指南(微信号:sfzhishi)。

  0$江苏大生集团是我国纺织工业领域为数不多的一家“百年老店”。去年底,大生集团按照“做精纺织主业,完善产业链”的发展思路,投资7.3亿元实施三期技改项目,为大生建起从纺纱织布到成品物流、从特色家纺到针织服装的完整产业链,实现大生由大到强的转变。$

  0$江苏大生集团:投资7.3亿元 打造完整产业链$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五帝里的“大昊”“小昊”是什么意思?

五帝里的“大昊”“小昊”是什么意思?

  “皞”这个字在《说文解字》里就有,原文用皓旰作解释。皓和“皞”这个字同音且同从白,作中心词,形容一种洁白光明的样子。而“旰”是一个生僻字,有两解,其一为“晚”的异体字,不从;其二为“日出光倝”之“倝”,这个字一般形容的是“日始出”,作为时间状语限定。合在一起看,意思就是,太阳刚出来时洁白光明的样子,比单纯的“皓”的意思更深了一层。俗写字“昊”,一般被解释成“广大”,原书里用的是一个...

西北2500亩百亿级“大项目”开工建设!

西北2500亩百亿级“大项目”开工建设!

  西北新城的头部个,占地2500亩产业项目   382亩超百亿级铜山重大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11月28日上午,中南高科徐州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举办了奠基仪式,标志着徐州西北新城的首个大型产业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同时,当天进行了首批入园企业集中签约仪式,涉及生物科技、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医疗器械、环保科技等...

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江苏徐州:“小巨人”紧握“金刚钻”身手不凡迈向“顶天立地”

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江苏徐州:“小巨人”紧握“金刚钻”身手不凡迈向“顶天立地”

  在江苏徐州,中小企业是数量蕞大、蕞具活力的企业群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专精特新企业以其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方面的优势,成为带动全市中小企业发展的“领头羊”,专精特新“小巨人”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企业不仅是行业创新先锋,亦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   9月2日,工信部公示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入选名单,徐州...

徐州:多中心发展铜山区真的难以实现

徐州:多中心发展铜山区真的难以实现

  在徐州,铜山区一直是经济体量蕞大的区县成员,但在取得各阶段发展成果的同时,自身的发展模式、内部实力格局亦是颇具争议与吐槽的方面。   长期以来,特别是撤县设区以来,“铜山新区才是铜山区,其他地方还是铜山县”、“铜山只重点发展铜山新区”、“铜山区大而不强”等都是网络上关于铜山区的常见评价。   之所以会有相关声音,主要是因为铜山区的范围呈C字形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