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技术路演——徐州智能制造院长高端论坛举行
10月16日,“科创中国”技术路演——徐州智能制造院长高端论坛在徐州经开区东环街道杨山科创谷举办。江苏省自动化学会的专家、学者代表,徐州经开区科技镇长团成员,经开区60家智能制造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商徐州智能制造新方向,共话智能制造发展新机遇。
作为徐州经开区工业企业集聚的先导区,东环街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了80家,徐工集团总部及旗下9家工厂、徐州华恒机器人等龙头企业,徐工机械、恩华药业、海伦哲、赛摩智能、浩通新材料5家上市企业均在东环街道,是名副其实的“工业重镇“。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赛道上,东环街道紧扣智能制造,不断拉长产学研合作链,利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杨山科创谷的载体优势,主动牵头,和东南大学、吉林大学、江苏省自动化学会等研发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先后挂牌成立了“江苏智能机械产业创新创业服务示范基地”“江苏省自动化学会(徐州)技术转移中心”等双创平台,一批专家受聘成为徐州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顾问,在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引进、项目合作、双创活动举办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合作。截至目前,省自动化学会专家已与创导空调、华恒机器人、万般上品、中矿科光等8家徐州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合作项目金额超千万。
此次徐州智能制造院长高端论坛上,又一个双创平台——江苏省自动化学会徐州创新创业基地揭牌,省自动化学会理事长费树岷、江苏省自动化学会秘书长李世华、东南大学副教授牛丹等10位专家获聘成为杨山科技创新谷产业高级顾问。省自动化学会专家与徐工集团、徐州帝意电子有限公司、协鑫集团鑫华半导体、徐州景安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分别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是我市的主导优势产业。根据规划,在“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做强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世界级地标性产业集群,形成“关键核心零部件—系统总成—整机装配—生产性服务”高端工程机械产业链,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徐工集团冲刺世界前二。
为此,论坛举办期间,专家们也围绕徐州智能制造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发表观点及见解,探讨产业发展“新挑战、新突破、新机遇”。
发展智能制造是先进制造业的核心内容,这也对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想要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培育世界一流的产业集群,需要重点引进或培养智能制造高端人才,通过高端人才的集聚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徐州一方面要强化和各学会、高校的合作,主动招才引才留才,一方面,有针对性的做好企业技术骨干的培训提升,拓宽人才成长渠道,和学会、高校等联合培养工程博士生、在职博士生等,实现人才培育与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双赢。
智能制造是新常态下打造新的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强化产学研融合,发挥科研势能,促进成果转化工作,是解决徐州智能制造发展“卡脖子”必由之路。像徐工集团这样的一流企业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创新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聚焦建设“新型工业化片区”,全力实现经济增长“三个突破”的新目标、新任务,东环街道将持续汇聚平台载体优势,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全力抓好研发平台建设,在深化与中国矿业大学、大连理工、燕山大学等高校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与中科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华东科技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合作力度,持续增强产学研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研发政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切实推动创新资源、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向企业集聚。进一步拓展招才引智新渠道,加大人才事业投资力度,健全人才创新创业资助和奖励力度,进一步优化人才服务,促进科技人才与产业链同频共振、互生共赢。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