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工业经济呈现双区互补集约发展新格局
6月1日,铜山区收到一条从省政府传来的喜讯:“同意以徐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基础筹建省级经济开发区,定名为江苏铜山经济开发区,实行现行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政策。”至此,铜山实现南有国家高新区,北有省级开发区,标志着工业经济进入一个双区互补集约发展的新格局。
获批筹建的江苏铜山经济开发区原为徐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是铜山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原则,在利国镇布局建设的工业园区。这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地处沿东陇海线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交叉辐射区,紧靠微山湖,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所处的利国镇是全市工业重镇,徐州城市外围六个重点发展组团之一,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苏北重点中心镇和徐州扩权强镇试点镇,连续多年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乡镇。
为促进全区工业经济集约发展、转型发展,铜山把园区建设作为重要一环,在南部原铜山经济开发区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的基础上,根据北部产业优势和特点,积极谋划在利国镇建设省级经济开发区,为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和转型发展创造条件。为夯实创建北部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基础,增强园区承载能力,铜山累计投入11.9亿元对各项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建设,形成了完善的道路交通和供水、供电、污水管网、通信管网,提升了绿化、亮化水平,实现 “七通一平”,产业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在做强产业方面,铜山以徐钢集团、东亚钢铁、铁矿集团、翔盟精密铸造、牛头山铸业等一批拳头企业为依托,全力打造“采矿冶炼铸造资源综合利用建材工程机械”一体化循环生产体系,逐渐形成了冶金、工程机械配件、建材、物流四大产业为特色板块的产业格局,奠定了雄厚的产业基础。2015年园区实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8.8亿元,工业总产值689.2亿元,销售收入672.6亿元,财政收入7.1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在苏北乡镇处于领跑位置。
据利国镇党委书记高念智介绍,江苏铜山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6.25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徐州东北片经济中心和铜山经济副中心,循环经济为主攻方向。
对于开发区的下一步工作,区主要负责同志说,重点是围绕五个战略做文章。一是承载提升战略。成立园区开发公司,采取统一规划、统一产业定位、统一招商、统一建设、统一实施的管理模式,建立融资平台,进一步完善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二是生态优先战略。开发区将把生态保护摆在突出位置,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理念,在科学发展中保护生态,在生态优先下加快发展,推行循环经济理念和清洁生产原则,科学编制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完善开发区污水管网布局,建设环湖湿地,大面植树栽绿,发展生态旅游。三是产业兴区战略。牢牢抓住产业兴区这条主线,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力度,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着力实施大企业发展战略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为开发区经济发展建设奠定坚实的项目支撑。四是产城融合战略。牢固树立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共建、融合发展的新理念,聚集服务要素 , 完善城镇功能,形成“产城互动、共荣共生”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宜居宜业滨湖新市镇。五是创新驱动战略。充分利用“5+N”和“蓝火计划”等创新载体,设立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引导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校企技术合作联盟,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在区域经济中的引领支撑作用。
目前,铜山区根据省政府批复精神,积极借鉴徐州国家高新区的成长路径和经验,已初步建立 “权责一致、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的体制机制,全面拉开了开发区建设的序幕。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省级徐州空港 和铜山经济开发区获准筹建
刘延东在江苏调研:坚持创新发展 推动民生改善
河南省政府与国家电网公司签署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徐州市头部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用责任托起生命之
徐州第四人民医院承办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6新建专
与上海的充电桩补贴兼顾建设和运营两个环节不同,目
“墨海悟道——胡苒、闫历明、谢鹏书画展”在徐州古玩
中铁七局宿连高速4标项目箱梁预制完美收官
中铁隧道局连宿高速5标圆满完成空心板梁预
徐州市检验检测中心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前4月江苏省重大工业项目完成全年计划投资
江苏出台20条具体措施 强化数字经济人才全
山东龙口:尊企助企优环境 益企纾困强发展
徐州市公路部门加强服务区和在建养护工区
安徽前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增速居全
安徽:“免租红包”落到小微企业“口袋”
江苏出台电影业纾困政策服务指南“25条”
Copyright 2009 - 2019 黄淮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联系电话客服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