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彭城有约”驶出“招商快车”续写高质量发展“春天故事”
优质企业纷至沓来、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客商信心显著增强……2023年是徐州“招大引强突破年”,这一年,江苏徐州全市上下以“拼”的精神、“抢”的攻势、“干”的劲头,拿出项目招引的实招硬招,点上谋划、链上发力、靶向招商,聚焦“343”创新产业集群,围绕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一批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实现招大引强持续突破。
数据显示,去年1-11月,全市注册落地项目358个,协议投资总额2821.6亿元,其中百亿级项目1个、50亿级项目15个、10亿元项目79个,徐州产业发展呈现“一峰高耸群峰秀”的磅礴气势。
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头等大事,牵动全局、事关长远,自2023年初,徐州就奏响了“招大引强突破年”的号角,以起步就冲刺、开局就决战的精神状态迅速投入各项工作。
从顶层推进,以制度先行。去年初,徐州召开全市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暨招商引资大会,动员各地各部门把项目建设招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定出台《2023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意见》和《2023年全市招商引资考核办法》,明确产业链招商攻坚、重点目标企业突破、全球招商品牌推广等“九大行动”,构建“市招商办+‘343’创新产业牵头部门+县(市、区)”招商工作新体系,创新实施揭榜式招商、应用场景招商、以展招商等方式,推动招商项目快落地、快转化、快见效。
春去秋来,徐州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持续开展领导招商, 积极“走出去”, 近赴京沪、苏南地区招商,远渡日韩、欧洲推介,与企业一道抢订单、寻机遇。
去年2月,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率队赴北京考察洽谈,深入对接央(国)企和行业头部企业;4月,宋乐伟率队赴上海招商,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5月,宋乐伟率徐州市经贸代表团赴芬兰、德国、丹麦访问并开展招商推介;6月,市长王剑锋率队赴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开展专题招商;7月31日至8月2日,徐州市代表团赴香港开展经贸交流、科技金融对接、文旅推介等活动,举办2023徐州(香港)投资推介会;11月,宋乐伟率队赴浙江嘉兴、宁波拜访洽谈、推动合作,为徐州高质量发展添薪续力……
去年,荣晟节能环保综合利用、中清高效电池等一批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相继落地,12个外资项目顺利落户,8个揭榜式招商项目成功签约……据市商务局统计,2023年,徐州市领导带队招商25批次,各板块主要领导带队招商295批次,累计洽谈推进项目660余个,引进更多产业、企业、资本、人才在徐州“落地生金”。
春华秋实,这一年,徐州围绕正在打造的“彭城有约”招商品牌,积极发挥主场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招商活动,真诚“引进来”。
去年3月,2023徐州(北京)投资洽谈会在京举办,33个项目现场签约,首批“揭榜式招商”项目公开发布,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徐落地转化;
去年5月,彭城英才荟让“天下徐州人”千里奔赴,相聚故土共谋发展;7月,国家工程机械先进制造业集群(徐州)创新发展大会,工程机械行业10大核心技术攻关需求榜;
去年8月,2023徐州(香港)投资推介会在香港举行,徐州优选“343”创新产业集群、金融服务业等领域25个项目现场签约;
去年10月,2023中国徐州第二十六届投资洽谈会聚焦“343”创新产业集群强链补链,密集开展活动打造“金秋招商季”;
去年12月,2023中国(徐州)国际服务外包合作大会举行,进一步推动徐州服务贸易、服务外包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一个更有活力、更具魅力的徐州,始终打开大门、张开双臂,迎接着四海高朋,拥抱着五湖宾客,携手阔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发出诚挚邀约。
一场场国际化、高端化、融合化盛会的召开,一项项产业、科技、人才活动的举办,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为徐州密集播下发展的“种子”,也让更多有识之士走近徐州、了解徐州的发展优势,为徐州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据统计,去年以来,聚力“彭城有约”招商品牌,徐州通过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大力“引进来”,111个项目集中签约,协议投资金额1627.9亿元。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高质量的招商引资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那么,徐州这座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如何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
“哪里的营商环境好、服务质量好、办事效率高,哪里就能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长得大、有发展。”在徐州第二十六届投资洽谈会上,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说,一路走来,徐州市委、市政府对于企业“急愁难盼”的问题,有求必应,竭尽全力帮扶,我们切身感受到了炽热的徐州温度。
韩国优伊特公司主要专注于第三代功率半导体(模块)及其配套方案的设计、测试和销售。去年8月,该公司在邳州成立江苏艾伊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制造工厂。“当地政府给了方方面面的帮助和服务,尤其考虑到部分产品需要尽早交付客户,还提供了过渡厂房,解了燃眉之急。目前项目各项工作已全面启动。”在徐州第二十六届投资洽谈会现场,韩国优伊特公司总经理金奉焕说,
营商环境优不优、办事效率高不高、产业生态好不好,企业蕞有发言权。与徐州携手并进7年,招商蛇口在徐累计开发面积约26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50亿元,在徐州市场的销售额稳居前三。“徐州市委、市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得力措施、出台的一条条暖心政策和营造的一流营商环境留住了我们。”招商蛇口总经理朱文凯表示。
河南科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程迪说,“徐州吸引我们的,是综合的配套资源、标准化的产业园区,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支持。”如今,该公司新能源高性能三元前驱体材料新沂基地项目一期规划建设中,全部达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约100亿元,后续还将尽快落地二期纳米新产品项目。
“新朋友”的体验、“回头客”的感受,道出了徐州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真功夫。当前,徐州从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个环境建设协同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落实落地,17家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功能完善,各类载体平台衔接配套,将徐州打造成为聚集要素、集聚资源的强磁场。
乘风破浪、奋楫远航。迈上新征程,随着更多的“招商快车”驶出,推动徐州招商引资呈现“奋楫扬帆风正劲”的昂扬态势,必将助力徐州续写更多高质量发展的“春天故事”,书写繁花似锦的未来……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