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实验室:科创新引擎
瞄准地球深部资源开采和深地空间利用,我市将与中国矿业大学联手成立“深地科学与工程彭城实验室”,彭城实验室成立后,必将成为服务徐州产业转型发展的科创新引擎,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出徐州贡献。
2020年5月,江苏省发布了《江苏省实验室建设工作指引》,提出以国家目标和科技前沿为导向,加强超前谋划和前瞻布局,省地联动推进江苏省实验室建设。新一轮科技革命引发创新格局重构,全球科技要素的争夺日趋激烈,科技的超前谋划和前瞻布局更显急迫和重要。
彭城实验室立足于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区域产业重大技术瓶颈、国际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集聚高端资源,汇聚一批活跃在国内外科学前沿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和科研团队;以重大任务为牵引,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前沿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实现原始创新和战略技术突破;构建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创新平台,努力打造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峰。
目前,我市拿出空前的力度和决心,建设好彭城实验室,就是要发挥重大创新科技平台作用,攻克技术难关、补齐发展短板,实现徐州“政、产、学、研、用”的积极转型。实验室采用“省市共建、一室一策”的组织方式、成熟一家、启动一家。启动建设3年后进行阶段性考核,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实行基于绩效评价的动态管理机制。
向地球深部进军,是保障国家资源安全与供给能力、拓展与优化国土空间、应对自然灾害等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已成为国家战略科技重点方向。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但资源和空间紧缺,向地下要资源、要空间尤为迫切。
我市建设“深地科学与工程彭城实验室”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先天优势。我省在“十四五”期间布局建设3-5家省实验室,我市在地理条件上处于深地科学与工程的关键穴位,交通及产业区位优势强,并可以集聚深地科学、工程技术和高端装备领域的科研基础条件、领军人才和产业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资源。中国矿业大学拥有全国唯一的“深地”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深地工程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111’计划)”、徐工集团拥有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建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具有良好基础和依托条件。
彭城实验室建设主要是围绕国家深地战略与地方发展重大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与未来产业发展,依托现有国家级平台及优势资源,探索深地科学与关键地球物质循环规律;打破国际垄断,研发深地空间精细探测技术与装备;攻克深地资源与深部空间开发关键技术,研发智能建造高端装备;揭示深地开发环境演化灾变机理,形成环境保护与修复核心技术; 汇聚国内外高端人才与团队,形成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创建深地科学与工程领域国际一流的科创中心、引智基地与研发平台,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
据了解,彭城实验室主要聚焦深地空间、深部资源、深地环境,打造“深地科学—工程技术—高端装备”创新链和“深地探测开发—地下空间利用—智能高端装备—防灾应急救援”产业链。初步确立了6大科研方向,包括:深部地球科学、深部岩土力学、深地空间利用、深部资源开发、深地灾害防控、深地装备研发。
实验室探索实行“主建”与“主战”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建设运营中心“主建”,科研项目中心“主战”。“建”的重点主要是围绕实验室科研任务方向的选择,统筹现有实验室资源,报建深地实验室。“战”的重点是实行以重大项目任务为牵引,根据科研方向,组织开展重点课题研究,项目负责人享有技术路径决策权、项目经费调剂权,可跨学科、跨机构组建研发团队,吸纳社会资本投入,实行市场化研发和成果转化。
实验室按照国家重点战略需求和团队科研基础,在广泛征集社会、企业重大需求基础上,在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指导下,合理确立科研方向和科研项目,承接符合实验室研究方向的国家、省、市纵向课题以及企业、社会组织横向课题。进一步支撑徐州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创建,助力攀登深地科学与工程科技高峰,借助深部空间的超静、超净环境,研究重力、地磁、引力等方面的变化,引领深地探测开发、地下空间利用、智能高端装备、防灾应急救援等方向的产业发展。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主动与彭城实验室各科研团队衔接,及时转化相关科研成果,培育壮大徐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利用产业化收益反哺实验室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彭城实验室各研发团队所立项目,均应提出研发产出和绩效目标。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版权及其他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2021年8月“徐州好人”候选人开始公示。“徐州好人”12位(组)候选人按评选程序,在《徐州日报》《都市晨报》、徐州电视台新闻综..……
8月10日,经过4天的采集,来自贾汪区的小伙郭东明无偿捐献了30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为湖南一位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五年之久的1..……
苏新网备200602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视听许可证1009344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0014号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