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万平方米科创园雏形初现
软件谷金融科技产业园项目招商过半年底交付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于洁尘
软件谷核心区、与楚翘城隔街相望、宁双路和安德门大街交汇处,总建筑面积24.1万平方米的软件谷金融科技产业园,目前已进入内外装修阶段,即将于年底正式交付。
近日,记者走进雨花台区这一“繁华地段”的科创园施工现场时,只见园区内3组6栋大楼中的4栋,已覆盖深蓝色的玻璃幕墙,倒映着周边繁华的街景和葱茏的绿意,一派现代化科技产业园的“高大上”景象。
“从2019年底启动施工以来,我就一直蹲点项目现场。占地约59亩的产业园是市级重大项目,以互联网+科技金融产业为主题,融合聚焦发展软件企业。”项目建设方负责人、软件谷发展公司的项目经理刘多山戴上安全帽,带着记者走进了正在进行内部装修的一栋大楼。
在3楼的“样板间”里,记者看到,这里的电梯厅、消防电梯间、茶水间和卫生间已全部竣工,浅米色和深灰色的“格调”、光滑整洁的深色大理石台面和地面,充满了浓浓的“简约风”和“科技感”,刘多山说:“中央空调、智能办公系统等均已安装完成,交付后,可实现智慧化节能管控。”
软件谷金融科技产业园由软件谷洁源云计算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打造成集聚江苏顶尖的金融科技、金融安全、金融征信等新金融企业的金融科技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16亿元。项目共建设三组双塔楼,层高十二至十四层,地下三层。
投资16亿元的项目,必须高标准,刘多山介绍,项目招标之时,就在招标公告里明确指出“创建省级标准化工地、完成市级文明工地评定、质量目标为省级优质工程、大总包模式”,没有“金刚钻”就别揽这个“瓷器活”。事实上,该科创载体项目确实也是按照蕞严格标准进行施工建设,从土方施工阶段开始,项目就执行了“差别化工地”管理,所谓“差别化”就是要比一般标准还要严格。
近3年来,金融科技产业园项目的推进,历经了疫情的“大考”。今年3月起至今,项目现场严格落实疫情管控措施,从现场到1000米外的宿舍区,施工人员几乎都是在“两点一线”中度过的。食堂则实行“错时吃饭”,工人们分批在2个小时之内用餐,属地街道铁心桥街道则定期上门为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核酸检测采样。
今年4月,因疫情原因,现场的幕墙型材无法及时运输到位,这可急坏了大伙儿。建设进度不能拖拉,与徐州的生产厂家反复协调后,项目方毅然决定:“请厂家迅速调运型材,我们出‘隔离费’。”20吨型材很快到位,货车司机随后开启“隔离模式”,而项目方对多支出的几千元费用也表示:“这点暖心举措,应该的。”
一边忙建设,一边抓招商。项目建设之初,软件谷就派出了招商团队,同步启动招商。目前,6栋大楼的3栋已全部“整包”出去,南京医药、荣耀手机等“大客户”已敲定,项目方还专门为他们进行了定制化楼宇服务。南京医药需要在楼内建专门的食堂,项目方就迅速落实楼宇功能结构调整策略,服务确保到位。
未来,园区将重点引入科技金融类、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行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提供一流的科技金融服务,建成后可集聚200多家公司入驻。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